欢迎光临
比特币资讯网

Arthur Hayes 博文:白人小子 SBF 如何欺骗了全世界

作者 | BitMEX创始人,Arthur Hayes

翻译 | PANews,王尔玉

吴说区块链与 PANews 根据版权互换协议转载编辑

原文链接:https://entrepreneurshandbook.co/white-boy-b12c33484a2e

在上篇文章里,我说 Sam Bankman-Fried(SBF)至少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交易天才”。我又被打脸了。我以为 Alameda 团队里都是些杰出的交易员,事实证明他们只是又一家擅长在牛市里打顺风牌的公司,一旦熊市来临,他们就像所有过度杠杆化的 Su Zhu 式周期信徒一样,被打回了原形。现在我们知道 SBF 的风险管理水平有多差了——无论是对于加密市场还是整个金融市场而言。不过,我仍然相信他在这场交易游戏中展现了一种行业中无可匹敌的特长。即 SBF 是在 Meta(元)层面玩这场游戏,他通过交易社交货币,将西方金融机构和加密行业玩弄于了股掌之上。

SBF 同时为两个群体奉上了一首催眠曲:中本聪的信徒,他们相信比特币将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变革之一;以及 TradFi(传统金融)死忠,他们认为加密货币是对现状的巨大威胁,并能让他们发财致富。面对中本聪的信徒,他像我们一样传播福音,仿佛能代表我们成功穿越 TradFi 的权力走廊,而面对脑满肠肥的 TradFi 死忠,他承诺能通过一种方式让他们一边稳坐金融系统的王座,一边收割新的财富源泉。这就是他的葵花宝典。FTX / Alamada生态系统(以下称之为死星)同时玩弄了这两个群体。

这场丑闻、悲剧,乃至公然的欺诈,触及到了美利坚帝国的大量地缘政治和种族问题,我将用几篇文章来梳理我从这段传奇中学到的东西。

今天这篇将分为两个部分,主要介绍SBF如何利用其与生俱来的优势和高超的社交本领迷惑众生,让大家以为他是一个加密神童,是西方主导的金融体系的未来之星。

White Boys Can’t Jump 黑白游龙

我认为美国以种族划分的社会种姓制度促成了SBF的崛起及FTX的最终崩塌。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一点,先介绍一些历史知识。

几点说明:

  • 每个民族国家或社会都有一种基于不同社会阶层的文化,而且都有一个“他者”。“他者”拥有不同的肤色、种族、宗教和/或口音。社会永远存在上层对下层的“他者”的经济剥削,而上层永远会为他们的残忍和不人道的行为寻找借口。
  • 白人和黑人的标签存在误导性,甚至用心险恶,但为了方便讨论,姑且使用这些标签。白人指欧洲人后裔,黑人指非洲人后裔。
  • 在美利坚帝国语境下,种姓制度是莫须有和不存在的,如果你也相信美国永远例外的童话,大可不必阅读本文。

现在上真章。

学校里教的是一个浪漫化的美国建国史:一群“爱国者”受够了没有权利只有义务的苛捐杂税,于是揭竿而起,创建了一个人人生而平等和人人拥有话语权的美利坚合众国。

好故事。但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一群不想纳税的富有男性发起了今天可称之为国内恐怖主义的行动,并说服贫穷无地的白人殖民者与他们一起战斗,以摆脱乔治国王的统治。独立后,大部分美国人均无投票权,包括所有女性和所有无产男性。法律规定黑人只算五分之三个男性,且属于奴隶主的财产。原住民则被驱离,或通过签署不平等条约失去了祖地。多伟大的建国方式。

所谓的“自由之地”并非与生俱来。1870年,美国建国近百年后,依据第15修正案,所有白人男性(不分穷富)才首次获得了选举权。50年后的1919年,依据第19修正案,女性终于获得选举权。一直到1964年,第24修正案和投票权法案正式生效,黑人才获得选举权,此时美国建国已近200年。

这些交错而漫长的时间线反映了各个群体在美国社会被接纳为“平等”的时间表,经年累月的系统性歧视催生了一种内在的不平等制度。但为何数百年来,那些未受到平等对待的群体没有像“建国先贤”们那样揭竿而起,针对这个新成立的国家发起国内恐怖主义行动呢,究竟为什么呢?当权者到底是如何让贫穷的白人男性、所有白人女性、所有非洲黑人奴隶和所有原住民老老实实安分守己的呢?

工业化前的美国可不是什么富庶之地。冬冷夏热,食物匮乏,远离故土(除原住民外),乏善可陈。而此时,美国的地缘政治局势也危机四伏,英国人伺机夺回失去的土地,西班牙人潜伏在南方,法国人暂时是盟友,但随时可能调转枪口对准自己。

当时,大多数美国人都是贫穷的白人。因此只要动员这些贫穷白人,便足以发动一场改变命运和增进平等的起义。

事实上,这样的起义也险些发生。具体请参考“威士忌暴乱”以及大名鼎鼎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是如何“平”乱的。事实上,汉密尔顿并不完全相信民主制度,而更推崇精英治国。他认为过于平等化会将国家带入险境。

认识到贫穷的白人存在反抗风险后,当权派认为只要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在金字塔的最底层,他们就会支持当前的体制。因此,为了团结贫穷的白人,国家赞助了对黑人的系统性诋毁,同时,奴隶制为农业主导的南方提供了免费劳动力(可谓一石二鸟)。

对黑人的仇恨让处于白人经济结构底层的白人自我感觉好了一点。

随着美国经济的繁荣发展,特别是黑人在1860年代被“解放”后,这个国家急需更多廉价劳动力。于是,19世纪中后期,中国人来到美国修建铁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更多来自欧洲萧条地区的贫穷白人移民美国。包括意大利人和东欧人。他们涌入了东北部的制造业基地。另一边,源源不断的中南美洲人从墨西哥边境涌入。

至此,种族种姓制度需要做一些调整。仅仅比过去的奴隶和中国苦力已经不够,白人内部的等级秩序也开始裂变。《纽约黑帮》、《教父》等电影对此有生动描绘。与此同时,除了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之外,几乎所有白人亚群都面临了与母国和宗教相关的形形色色的污名化。

20世纪,白人亚群之间的等级界限开始在美国大熔炉中变得模糊。白人种姓系统开始更多地围绕教育背景、财富和地理位置重新排序。

但一个重大的白人裂痕并未消逝,这一裂痕可追溯到南北战争时期。那是一场爆发于美国南北方之间的经济冲突,北方由制造业(相当于当前的“科技”行业)主导,南方由农业种植园经济主导。众所周知,北方最终获胜。林肯总统的天才战略是“解放”了黑奴,并允许他们加入联邦军。据1860年的人口普查,“有色人种”占南方总人口的41%。林肯一举收获了一群士气高昂的士兵,同时削弱了南方的劳动力,因为黑人纷纷前往北方寻求庇护。

虽然战争打赢了,但引发战争的部落主义仍阴魂不散。时至今日,一些南方白人仍喜欢在游行中挥舞当年的同盟旗帜,这反映出尽管战争已经过去了一个半世纪,部分白人群体仍未接受失败,怒火仍未平息。

北方一向被认为比南方更进步、受教育程度更高、更有文化和更富有,在北方白人眼中,南方乡亲们不过是一群愚昧的农民。希拉里2016年竞选总统时曾称他们为“可悲的人”(deplorables)。基本上,只要你不是来自以洛杉矶和旧金山为文化和金融中心的西海岸,或以纽约和波士顿为文化和金融中心的东海岸,那么,你就是个愚昧无知的白人乡巴佬(white trash)。

美国最负盛名的高中、大学、金融中心、科技中心、文化和娱乐中心、主流媒体中心,无一例外,全位于东西海岸。

这里插一个例子,我刚到香港时,一些中产阶级阖家用餐的餐馆里会播放脏话连篇的美国匪帮说唱,此类音乐来自美国种姓制度的最底层,原本是对美国统治阶层的抗议,却被后者得意洋洋地标签化,成为了进一步压制低种姓阶层的刻板印象。与此同时,统治阶层还将这一文化出口至香港等地,藉此来提升美国作为国际种姓系统塔尖的地位。这完美体现了美国种姓统治阶层压倒性的影响力。

总而言之,美国的种姓制度尽管在岁月中受到了洗礼,但至今屹立不倒。如果你能投胎在东西海岸的顶级阶层,成为所谓“正确的那类白人”,你在职场中成功的机会将大得多。

这一切与 SBF 有何关系呢?没错,他正是正确的那类白人。读几段 SBF 的生平简历,你就会知道为何掌控着美利坚帝国的金融、科技、媒体和文化的人和机构会在 SBF 登场和谈论加密货币时为之倾倒。

Bankman-Fried 于1992年生于加州,父母是斯坦福大学法学院的教授。其父母信奉实用主义哲学,即当行动对多数人有用或有利时,就是正确的。这一道德哲学为 Bankman-Fried 日后的慈善事业奠定了基础。

Bankman-Fried 自小讨厌学校,认为学校枯燥而僵化。他在高中暑假参加了加拿大/美国数学营,接受了所需的智力挑战。他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于2014年毕业,获得物理学学位,辅修数学。尽管如此,他仍对正规教育不屑一顾,称其在学校学到的一切对其职业生涯毫无帮助。

大学二年级,Bankman-Fried 参加了有效利他主义创始人 Will MacAskill 的演讲会。他将此视为其人生的转折点。

这里面有多少当权派喜欢的标签呢:

  • 东西海岸受过良好教育的白人 
  • 父母是专业人士 
  • 毕业于“头部”大学 
  • 锦上添花:带把的 

这些特点对于金融、法律和科技行业的人尤其受用,这些行业充斥着想当人上人,想成为正确的白人的那类人。

所以,当根正苗红的 SBF 开始发言,你会洗耳恭听。你不会质疑为什么他能进来。你不会质疑他故弄玄虚。你不会质疑任何事,因为你已经被数百年根深蒂固的种族和社会种姓制度先入为主,你会对 SBF 口吐的每一句话照单全收。

简言之,你无法调动大脑的理性思维,因为在面对庞杂的信息和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时,我们会诉诸各种经验性的捷径和刻板印象来更轻松地做出决策,否则我们将无法正常地跟社会打交道。

SBF 对此心知肚明,并顺势利用了这一“正确的白人小子”特质。也正是依托于此,他才得以将这颗死星从一家中等的自营交易公司 Alameda 发展成为全球金融巨鳄(重点是)FTX。

何为死星

博客 Milky Eggs 提供了对死星历史的精彩剖析,他们的结论与我的推想大体一致。我将在下文中引述其中的内容。

SBF 曾是总部位于芝加哥的 Jane Street 的成功的量化交易员。Jane Street 是全球顶级的自营交易(proprietary trading)公司之一。2017年,SBF 通过套利交易和其他高中频预测交易进入加密货币领域。

随着加密行业的成熟,所谓的市场中立交易商越来越难赚到钱。原因是主导全球股票和外汇市场的大公司开始允许内部的小团队尝试交易加密货币。他们的技术和智力在竞争异常激烈的TradFi市场上得到了完美磨练,他们能轻松挑战速度较慢、敏捷性较差的加密交易公司。

我猜 Alameda 发现他们的交易优势越来越小。SBF 知道 Alameda 需要更好的市场信息,以压制其他大型交易公司。而获取最佳信息的最佳方式就是拥有一家交易所,并与其客户进行交易。后来,他们又决定放弃严格的市场中立和小时间尺度交易,并堕落为了山寨币的多头赌徒。

Alameda 团队的社交媒体发言清楚表明,掌握信息流并全面发挥赌徒精神是他们的核心交易策略。例如下面几条推文,来自管理 Alameda 的 Sam Trabuco 和 Caroline Ellison。

Arthur Hayes 博文:白人小子 SBF 如何欺骗了全世界

赞(0) 打赏
本文由比特币资讯网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链圈子 » Arthur Hayes 博文:白人小子 SBF 如何欺骗了全世界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专注于比特币资讯,比特币交易平台

比特币QQ交流群qq/微信:87300288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