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AR眼镜的出品期无限期推后”,1月中旬,彭博社的这个消息击碎了“黑科技”发烧友的梦。此前的业内传闻中,这款外形和普通眼镜类似的AR智能眼镜,镜片里内置了显示屏,能覆盖现实世界的数字信息,可用手势实现与眼镜的交互。
苹果内部一度将AR眼镜视作有朝一日可以取代iPhone的产品,原计划在今年推出混合现实头显硬件后推出。然而,计划被搁置了,原因是“技术困难”——苹果还开发不出能支撑这款眼镜性能和电池续航能力的必要硬件。
的确,与VR硬件相比,AR硬件是一座更难攀登的山峰,这从历年AR/VR硬件出货量数据上就能看得出来。IDC数据显示,仅刚刚过去的2022年,全球VR头显的出货量为952万台,而AR头显仅为21万台。
AR硬件正面临新一轮挑战,Shadow Creator、Mad Gaze甚至微软等赛道头部品牌都难以维持增长,但这将为敢于探索的竞争对手创造市场机会。在中国,Nreal、雷鸟、Rokid凭借硬件先发的优势打出了些许品牌力,目标直取消费级,但眼镜与终端的分体设计仍旧无法满足人们对AR眼镜的科幻想象。
AR硬件出货量为何上不来?
2023年有望成为消费级VR头显设备的“爆发年”,知名的品牌都扎进来了,除了索尼、HTC这些VR头显的老玩家将推新之外,苹果MR混合现实头显也将在今年亮相,赛道上还出现了强劲的竞争者PICO和Meta Quest。
消费级VR设备成了电子品牌的竞技场,而另一边增强现实AR的硬件消费市场却冷冷清清。尽管2022年AR硬件赛道时不时冒出过热点事件,比如谷歌展示了具有实时翻译功能的AR概念眼镜、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入行AR创业等等,但能吊起消费者胃口的产品还一个都没出现。
在IDC的预测中,AR在整个元宇宙硬件产品的出货量上将长期保持低比例,其数据显示2023年,AR硬件的出货量预计能达到36万台,而VR头显则会突破1244万台。甚至到2026年,AR硬件的出货量会上涨,但比例不会超过VR。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